有一个很重要的现象,或许大多数人都忽略了:往往看似真实的东西,其实充满着虚伪;而那些穿着娱乐外衣的、严肃的深层的文化盛宴,却常常被人误读。这其中原因复杂,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太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然后不加思考地做出判断。
    我记得曾经看过一段视频,是记者深入广西山村对教书的德国志愿者卢安克进行的一个专访。有一个画面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在一个学生潮湿而阴冷的家中,卢安克和记者围着火堆,那位学生在一旁不停地劈柴,想要为他们取暖。这一幕无比温馨无比真实,我看的时候非常感动。但是后来我了解到,其实当时那名学生很不开心,因为他发现,记者之所以不停地让他劈柴,并不是真的感觉冷,而是由于火光的黯淡不足以支持摄像师的取景。卢安克当时对记者解释:“这个孩子感到受了伤害,因为你在他的面前并不真实。”
    太多的时候,人们会被自己的眼睛所蒙蔽。真实和虚假,其实并不能够简单评说。看到了娱乐和喜剧,就认为节目低俗;看到了拜金和谄媚,就认为倡导了错误的理念;看到了不可思议的巧合,就认为是事先安排。殊不知,就算普通人上了电视都会有一定的变形,毕竟那是一个公众平台。但这并不代表这个节目是一场纯粹的表演,绝对不是。在这个大千世界里,泪水和欢笑渐次上演。相信这个世界,最重要的是相信自己的心,相信理智的分析之后做出的判断,而不是仅仅用眼睛去观察周遭。
    在经济学里有一条很重要的定律,叫MoralHazard。原意是指人们在投注了保险之后,会更加敢于去做一些危险的事。在这里同样如此。一些本来动机很纯粹的嘉宾,在发现了触电背后潜在的巨大利益时,会有改变初衷的可能。但这和节目本身完全没有关系。大家都看到了,这个舞台将各色人等齐聚的同时,也在尽其所能,擦亮目光为人们指路。我真的不明白,那些误解从何而来?难道当今看客,盲目到了如此地步吗?
    我能够想象您现在内心的无奈,我很想告诉您,对所有交友类节目的修整是一件幸事。如果说这个节目最终难逃被裁剪的命运,那么或许放弃会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否则被剪剩下的东西才真正沦为无聊、庸俗和不堪的纯娱乐。但对于我来说,绝对不会因为节目被抨击而人云亦云。道路越是艰难,我越会走下去,看看到底清浊几何。
    小欣
    乐嘉老师:
    我曾经给你发过邮件说,我9岁的儿子喜欢看你们的节目。他说,不喜欢里面那些只爱钱的女人。这说明了什么?小孩子也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可惜,节目的实质,很多人没有看出来。无论这个节目是否继续,我只想对你说,感谢你们能给大家这么好的一个节目。它的闪光之处会永远留在大家心里。无论发生什么,总还是要相信光明,不要轻言放弃。
    色眼观“非诚”(10)
    一位儿科医生
    乐嘉先生:
    其实,我只是一名普通的电视观众,我在很偶然的情况下看了一期《非诚勿扰》,然后忍不住一直看到现在。党很早就教导我们“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是看过所有节目的,因此,我认为我有发言权。
    有些主持人大声说“不要拜金,不要炫富”,为何说这些话的很多人不是嫁高官就是嫁大款,甚至有的人第一次没嫁到大款,离了婚也一定要嫁个某公司的老总,没嫁成就选择做小三儿。或许大家私下里都在讨论,谁谁谁找了个哪个富豪排行榜上的老总,谁谁谁又傍上了哪个高官。当然,如果你去问她们,她们的回答一定是“我是为了爱情”。再有就是,主持人过生日用巨款去宴请亲朋,不是名车就是
    豪宅,身穿华服,奢侈品一件又一件,这不是赤裸裸的拜金这是什么?
    如果你真的完完整整地看完了节目,就会发现节目里面一些相对激烈的话,也只是在当时情况下的一种玩笑话,只有不仔细考虑的人才会当真,大肆渲染落井下石。如果一定要说《非诚勿扰》宣扬拜金,那只是某些嘉宾在言论上有拜金的说法,而且这些人在网上遭到了强烈的批判,这也刚好间接宣扬了我党的主流价值观。但有些主持人在行动上却做到了拜金的实质,还不停地倡导哪位老人一生省吃俭用,把节约下来的积蓄全部捐给了社会,那些主持人怎么自己做不到,只会让老百姓去学这样的好人?
    其实,如果大家都像媒体教导的那样,对物质要求相对简单,要有精神追求,那么中国成了全球奢侈品第一大还是第二大的市场的新闻,居然有的电视台还播出?我很困惑,这些难道不跟一天到晚宣扬的价值观背道而驰吗?
    陆小凤的哥哥乐嘉:你好!
    好多年没写信了,或许是因为我这样的人并不需要用文化去交流吧!因为我只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而又大众的人,没有太多的关注,也没有太多的被关注。我们不需要太多语言去和这个社会交流,当然是也属于被社会遗忘的人群吧!(写到这里,我觉得有点怪怪的,为什么我会给你写信?)
    先介绍下自己吧!我是一个做家庭装潢的水电安装工,服务对象是在某地区某县的某乡镇,现已婚,有一个可爱的女儿!
    我现在想起为什么给你写信了,是网络中有句你的话“节目播出来的成品,让我觉得自己很无聊,看不出来我在台上有什么存在的必要。”我没什么文化,经历却很多,至少知道“非”是一个好节目,它可能存在毛病,但瑕不掩瑜,至少它能给我们一个真实的社会,仅此而已!我只想说的一句话就是:不管他人怎么评价,你和孟非,至少像我这样社会真正底层的人会给予你们足够的声音。
    一个微弱的声音
    乐嘉老师:
    因为同学聚会时大家热火朝天的谈论,让我这个拒绝大众媒介、从来不看电视的人无话可说。带着好奇心,通过网络看了你们的节目。“非”是不错的娱乐节目,对于需要每天看理论书写论文的我来说,偶尔娱乐一下是很好的放松方式。可是“非”并不是一般的娱乐节目,因为有您,您的话语赋予了节目娱乐之余的思考,使得它不会匆匆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在电子媒介熙熙攘攘的时代里,信息和娱乐,总是如同华丽的烟火一闪而逝。
    大众传媒难免打口水仗,真的为“非”受到了种种“指责”或连累感到不平。
    首先,“非”是一档娱乐节目,它的定位就是“娱乐”,它不是新闻更不是评论。中国媒介市场化体制的改革刚刚起步,“收视率为王”是市场的逻辑,对“绿色收视率”的呼唤虽然合情合理,但其“度”始终无法量化,不定量只定性,必然会产生很多不够使人信服的判决。
    其次,对于“相亲类节目要体现温情”一说,就好比是以制度在要求爱情,如组织上说你们一定要相爱一样滑稽。“非”是一档相亲交友类节目,不是“热恋类”,更不是“婚姻类”,初次见面的男女除去寥寥的一见钟情,何来“浓烈温情”?如果一定要让节目有,那么就是“有意滥情”,是“故意煽情”。
    我从读大众传媒这个专业以来,就一直远离它,我还是更喜欢纸质媒介的时代,我喜欢文字,喜欢安静的思考,喜欢相对独立的判断。文字,书卷,就如同某种情绪,淡淡的,雏菊般,就很美好。希望很快可以静下心看看您的书。
    JANNY
    乐嘉老师你好!我是一名来自北京的普通学生,看了很长时间的《非诚勿扰》,从来没有拿它当娱乐节目看。我身边的大部分同学都在看,而且大家会讨论每期的人物特点,试图用所学知识了解生活环境的迫切心愿,让我们非常期待《非诚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