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都督
    刘备是不是真正的皇家人?
    周瑜在问自己这个问题, 一遍又一遍,却没有答案。
    只是他也知道,这一次又一次反复的询问,不过是为了良心上的挣扎, 是他对自己逝去兄弟多年情谊的犹豫, 是他不甘就此止步的哀嚎,是他对自己命运如此的不甘。
    事到如今, 刘备是不是真正的汉室皇族已不再重要, 甚至他是不是真的想要光复汉室也已经不再重要了, 真正重要的, 是他手中那份来自天子的诏令。
    诸葛亮所说, 刘备的底牌, 名副其实。就是算是皇权旁落,就算是帝王威名不复, 这个君权至上年代, 还有什么是比‘大义’和‘天子’更好的征战理由呢?
    周瑜找不出来,他也不想找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说法,不仅作用于王朝的更迭,更作用于诸侯的传递。走到现在, 从名副其实的周都督到了如今更像是个装饰品,自负如他也忍不住询问自己,他是哪一朝天子的臣,又是哪一代君王的辅臣呢?
    反正, 不是孙权的。
    他想要的君王啊,可以自负, 却一定要听进去谏言。他想要的君王啊, 可以狂傲, 却也能谦虚认错。他想要的君王,有着博大的胸襟,能够包容异议体贴下臣,而不是为了一个‘我想’而为所欲为排除异己。
    他想要的王啊,他亲手培养起来的王啊,已经深埋于尘土之下了。
    再一次谏言无果之后,周瑜拖着一身的疲乏回到府中。府里安安静静,因为缺少人气,只能看到吊在走廊上摇摇欲灭的烛光,花园里阴凄凄的,在这个没有月光的夜晚,显得阴森诡异。
    周瑜却已经习惯了眼前的景象,他遣散了仆人,送走了家眷,为的不就是已经能够看见末路的前程么。并非他不想要拼,而是能够放弃自己手足的君主,将战火主动牵引至国土之内的君主,又如何能够长远。
    江东,本能够置身事外的。他们占据天险,本可以趁着刘备与曹操两败俱伤时,再另行图之的,可只因一个主君不愿,被那燎原之火焚烧殆尽。
    周瑜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挺拔了一天的脊背像是被人抽了支架,松散在了书房的座椅上。他将头搭在靠背之上,扭头去看自己身侧的书架。原本随意的动作,却在看到了一个本不应出现在他书房里的人时,变成了惊吓——
    “吱啦——”
    瞧着周瑜终于看见了自己,郭嘉从斜靠着的书架上站直身,对着周瑜摆了摆手,算是打招呼了。
    周瑜也顾不得自己掀翻的书桌,抓着佩剑拔剑转身直指郭嘉:“你怎么在这里!”
    “奉人之命,终人之事。”对于架在自己脖子上的剑,郭嘉视若无睹。实际上他们之间有一米多长的距离,他够不着周瑜,周瑜却能轻易的将他置于死地。若是周瑜真的想,他此刻已在黄泉了。
    瞧见被自己威胁的人如此坦然的动作,倒是让周瑜有些不适。他看着对方毫无遮掩的表情和眼神:“你知瑜现在,是可以叫人冲进来把你抓住的吧。”
    “那你便叫人进来吧,”对于周瑜的威胁,郭嘉不为所动,甚至还有暗搓搓怂恿的意思在其中,“战局至此,嘉是死还是活,都已经够不成影响了。”
    对方话语中透出来的信息,让周瑜心下一紧。可紧随其后的是无尽的悲凉和无奈,事到如今他就算是知道了又如何呢?
    郭嘉从不是以身涉险的人,所以早在周瑜回府之前,他就已经叫人将府中的人都肃清了,也是要感谢周瑜府里没多少下人,防备松的仿佛在迎接他的到来一般:“更何况,周都督不也一直想要见一见嘉么?”
    听闻如此,周瑜也不生气。他收回了自己的剑,却没有接过郭嘉之前的反问:“你来做什么?”如同两人是多年不见的好友,只是寻常的询问和关心,“这个时候,你知道你不应该来的,对吧。”
    “嘉来见一见自己的旧友,有何不可?”挑眉,饶有兴致。
    “旧友,”周瑜嗤笑一声,如同听到了天大的笑话,“事到如今,你竟还有脸在瑜的面前,自称旧友么?郭奉孝?”他交出了来人的名字,没有丝毫情面可言,“在你杀死了瑜的主君,害瑜落入如此境地之后?”
    “若是此刻至于不利之地的是嘉,”郭嘉笑意盈盈,丝毫没有为难的样子,“嘉也会这么说的:‘旧友啊,能够败落在你的手中,也算是不枉此行了。’”厚脸皮的模样,竟让周瑜觉得他理应就是这样的人。
    这样自信,洒脱,不拘泥于形势的人:“也不算是全错。”他不否认,固然是知己朋友,可同样他们也是对立的谋士。就算是神交已久,已将对方当做是知己,可战场上的胜负成败,谋略上的你来我往,各凭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