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雕?就是你们沧溟国的国艺吗?”施意惊奇道。
    “施大哥不是沧溟国人吗?”付汀一时间也有些好奇,这些天倒是真的没问过施意和秦桦的来历,只知道两人吃穿用度都不凡。
    “我和夫君是其他地方来的,刚来沧溟国就听说过这国艺了,我能打开看看吗?”施意一脸好奇。
    “当然。”
    “哇,好可爱呀,夫君,这贝雕小人和你小时候一模一样。”施意赞叹出声,眼中满是对礼物的喜爱。
    秦桦被施意的表情吸引起了注意力,凑过来一看,属于施意的贝雕小人当真和施意长得一模一样,雨雪可爱,秦桦心中满是怀念,想当年,自己可是早早就盯上了年纪小小的施意,这才蓄谋已久将人套牢。
    “小小手艺,施大哥你们喜欢就好。”付汀快被施意这一顿夸夸夸害羞了。
    “哪里是小小手艺,这贝雕不愧是国艺,当真精巧。”
    一个礼物送的几个人都很开心,这场离别算是没有那么多悲伤,况且不久的将来,付汀在清溪镇还是遇到了施意两人。
    由于时湛胳膊不能有大动作,付汀也不会驾车,所以两人回去的时候便雇了个马车夫,又花费了一天的时间,终于回到了清溪镇。
    远方再好,都比不上家里好。
    不过快乐的假期结束之后,剩下的就是疲惫的工作了。
    付汀又要开始日复一日的上课处理书院事务,时湛歇息了几天之后,大夫看后已经没有大碍,便也要开始自己的工作了。
    如今中秋节刚过,接下来的事情便没那么多了,许多人能闲下来,永安帝交给付汀的任务就能进一步实施了。
    第77章
    永安二十八年秋,靠海的清溪镇迎来了一波大改造。
    清溪书院如今建成已经有四五个月了,书院中的一应事务都进入了正轨,付汀也从开始的不受认可到现在广受师生家长好评。
    最值得一提的是,书院里的哥儿和姑娘人数也在逐月增加,最初办学时没有报名的,现在也开始询问付汀关于女子或者哥儿在书院读书的情况。
    至于其他人的学问,付汀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可能不太了解,但是作为专攻四书五经、策论和科考的大儒们,对此可是深有感触。
    付汀知道书院中的学生们进步都挺大,从先生们日渐布满笑意的脸上都能看出来。
    就连邻镇,例如雾水镇也听说了清溪书院的名声。
    原本以为永安帝就是突如其来的想法,让付汀在清溪镇闹着玩,没想到书院真的做大了。
    于是有好些人慕名而来,希望能在清溪书院就读,成为清溪书院的学生。
    清溪书院有这成绩,自然离不开先生们的付出和学生们自身的努力,学生们都知道,这求学机会来之不易,于是便愈发刻苦了起来。
    付汀这边发展的很好很顺利,时湛那边也不遑多让。
    原本最初,永安帝就是让时湛做海运史,目的在于发展沧溟国的国艺,给国艺扬威。
    可时湛实在是厉害,起初确实是以贝雕为发展目的,可时湛并不局限于此,沧溟国有名的东西,他每次出海都会带上许多,如今也渐渐的打开了知名度。
    连带着清溪镇也愈发出名,从清溪镇上愈发多的其他国家民众的面孔以及百姓们身上越来越少的补丁就能看出来。
    许久没有赶过集了,付汀便突然有了兴致,想和时湛去集市上转转。
    付汀如今赶集,明显的能感觉到清溪镇百姓们脸上的笑容多了。
    集市上出现了许多其他国家的商人和产品,原本付汀还害怕清溪镇民会排外,没想到这些人在一起相处的还挺好挺融洽。
    付汀问了几位老伯,老伯说这些人都挺热情的,搬来清溪镇后,帮了领里乡亲们许多忙。
    令老人家最为开心点是,自家在外打拼的孩子们回来了。
    原因就是清溪镇发展的越来越好,年轻人不用再外出了。
    付汀还在镇上见到了许多远河村的面孔,其中那个因为夫郎生孩子没钱,找付汀借银子的汉子也搬来了镇上做生意。
    顺带着还了借付汀的钱。
    付汀问了他怎么短短一年挣了这么些,那汉子笑道,还是借了付汀的光,远河村本就靠海,百姓以捕鱼为生,自从贝雕成了国艺之后,不时的就有人来收贝壳。
    于是远河村民又多了一个赚钱的路子,那就是捡贝壳,贝壳是捡不完的,钱也是挣不完的。
    除此之外,这一年没有天灾,田里收成都挺好,再没有人被饿死了
    唐老爷子说的没错,瑞雪兆丰年。
    付汀也很是怀念在远河村居住的日子,虽然住了短短不足一年,可那是自己和时湛相识相恋的地方,怎么说也得回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