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射阳野语 > 射阳野语 作品相关 前言
    大宋理宗嘉熙元年(1237),一场盛会在射阳湖畔举行。请允许我在此先介绍一下诸多参与辩论者,他们分别是:
    裴褒:(1185——1259),字润中,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为政清正廉明、爱民如子;为人宽德仁厚、奖掖后进;为学细大不捐、焚膏继晷,为当世楷模,卒谥“文端”,追赠愈国公。
    童子:姓名字号均不详,生卒年月亦不知,是贯穿本书及《中和纂训》的头号神秘人物。他在书中出场多次,作者皆以“童子”称之,其思想显然充满叛逆,与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不符,是少数能使裴褒默然无语的人物。
    赵明珪:(1190——1241),字叶佛,宋宁宗嘉定三年(1210)进士,宋朝宗室,出身宋太祖一脉,是宋宁宗、宋理宗的远房堂亲。为人机智幽默,与裴褒平辈相交。初时辗转各地为官,晚年坐镇成都,指挥麾下暗桩与蒙军进行情报作战,功勋卓著。后患急病去世,享年五十有一,追封太傅、庄国公,谥“文简”。宋度宗继位后,由贾似道出面追封其为庄王。
    乔元陆:(?——1252),字号均不详。从书中对话来看,他应属裴褒的晚辈,但又并未拜师。理宗淳佑十二年(1252),乔元陆泛舟游于洞庭湖上,不慎溺水而亡。门人私谥其为“忠宣”,故世称“忠宣先生”。
    易辞霜:(1184——1254),字敬怀,南宋武将。为人喜读兵书、好论兵事,精通道、禅二学,后辞官跟随裴褒学儒,二人以友相称。著有《易氏论兵集》《坛经注》《天道解》《观太极图》,作品均于清康熙年间遭到禁毁。宋理宗宝佑二年(1254),易辞霜辅助王坚修筑钓鱼城,积劳成疾而逝,追封为太平军节度使,谥号“威烈”。
    玄敢:(?——?),龙虎山正一观道士,受邀参与辩论。
    刘伯和:(1198——1264),金国大臣,原名刘伯和。刘伯和原为西夏武将,因年轻有为,被西夏神宗李遵顼赐姓为李,称李伯和。后因建议与金议和而触怒神宗,故李伯和奔走于金,受金宣宗重用,赐姓完颜,称完颜伯和。完颜伯和南征北战,参加了金国对南宋、西夏、蒙古三方的战役,功勋卓著。金国灭亡后,完颜伯和投降宋朝,恢复“刘伯和”之名。此后他活跃于抗蒙前线,战功赫赫,深受宋理宗信重。宋理宗景定五年(1264),理宗驾崩,刘伯和受贾似道猜忌,服药自杀,追封为清远军节度使、归正侯,谥号“忠”。
    申屠义刚:(1206——?),宇志德,南宋后期抗蒙名将。原为罗维崖部将,罗维崖死后,申屠义刚在裴褒的举荐下成为南康军节度副使,十年后(1246),加封为南康军节度使,活跃于抗蒙前线。宋恭宗德佑二年(1276),元兵破临安,五岁的恭宗投降,申屠义刚率部属南下前往福州追随宋端宗,封光昌郡王。后与陆秀夫、张世杰一同拥立宋怀宗,主张力战到底,至宋怀宗祥兴二年(1279),崖山海战,丞相陆秀夫背着八岁的宋怀宗投海身亡,申屠义刚力尽被俘。被俘后,申屠义刚怒骂叛国者,被押送大都,后不知所终。
    庞文刚:(1178——1276),字风余,五十岁中进士(1228年),任敬县县令。敬县被蒙军攻破后投奔裴褒,得到赦免。其后屡立战功,封海欢郡公、隆兴军节度使。宋恭宗德佑二年(1276),庞文刚奉命镇守临安,抵御元兵。后于元兵攻城前夕猝死军中,年九十八。死后,陆秀夫代八岁的宋端宗出面,于海上追封他为太保、开府仪同三司,谥号“忠武”。
    刘懋深:(1212——1307),字纯庵,裴褒的得意门生。裴褒去世后才参加科举考试,但很快南宋灭亡。忽必烈多次试图征召刘懋深做官,都被他拒绝。刘懋深隐居山林,最终耗费数年之功完成了《中和纂训》一书。
    一明:(?——?),射阳湖畔洗心寺住持,受邀参与辩论。
    除去以上主要参会者外,还有以宝应知县薛琼为首的众多旁听者,他们中也有不少人参与了讨论。